小妞跨越二歲之後最明顯的進步是特別喜歡說話,成天說個不停,她的情緒和感受也隨著語言能力的進步而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述,在有限的字句裡試圖充份表達她的意見,童言童語也讓老母得以一窺小人的內心世界。
接近二歲的小妞和所有的娃娃一樣進入某種詭異的叛逆期,問她「要不要吃這個?」「玩這個玩具吧?」她總是毫不猶豫就說「不要」,加強語氣的說法是「不要不要不要」(乳臭未乾的發音是說「鼻要鼻要鼻要」),聽了令人十分光火。
有的時候她並非真的不要,例如問她「來吃布丁吧!」明明非常想吃卻因為答了「不要」,導致老母真的把布丁塞回冰箱去,急得哇哇大哭,後悔來不及。跟她鬧兩次彆扭之後,老母決定耐著性子說明給她聽:「媽媽告訴妳,妳說『不要』,意思就是『沒有了』。」
只要她再說「不要」,老母就會接著宣示政策:「妳說『不要』,那就沒有了喔!妳要不要先想一下再回答?」她很快就意識到隨口回答「不要」的後果可能導致想吃的食物被別人吃掉,想玩的玩具被拿走,想看的書被沒收,想做的事情不能做,很快就鮮少聽到她說「不要」,但也因此激發她想出各種理由來解釋「現在究竟要不要」。
原來「不要」可以換成這麼多講法;有些聽起來像是很委婉地拒絕,有些讓老母得以一窺小妞內心的看法,比光說「不要」的情緒表達更深入、複雜多了。
「該洗澡了吧?」
「這本看完就去洗澡了!」(委婉)
「吃蛋糕好嗎?」
「剛剛吃過了。」(其實沒有)
「該上學囉,要出發了!」
「學校好怕,媽媽不在!」(原來如此)
「拿一個甜甜圈分把拔吃好嗎?」
「這個很甜,把拔不要吃太多。」(其實不想分給爸爸吃)
「剛剛不是說好要分給把拔嗎?」
「………。」(急著全部塞進嘴裡)
她還舉一反三,還治其人之身。
「吃菜菜吧!才會長高!」
「不要!」
「吃一口嘛,一口就好。」
「茹茹剛剛說不要!說不要,就沒有了!(用力揮手展氣魄)說不要,就沒有了!」
此後「說不要,就沒有了」代表小妞最堅定的拒絕,所以也不要跟她討價還價,她會像跳針一樣地重複「說不要,就沒有了」,是真的不要。
她似乎認為「不要」是個強硬拒絕的詞彙,此後我鮮少聽見她說「不要」,她辦家家酒時問爸爸:「還要喝咖啡嗎?」爸爸回答「不要!」她便一副出於好意要提醒:「說不要,就沒有了…。爸爸再喝一杯好嗎?」
現在她連善意的提醒也省略啦,當她問:「吃蛋糕好嗎?」若回答「不要」,她會道貌岸然地強逼對方接受她的好意:「把拔,說『好~』!」(按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